对此回答,刘娥将信将疑。
六哥口中提及的茶法,对于茶商的限制颇多,易地而处,如果自己是茶商的话,她多半不会接受。
另外,六哥到底是年纪尚晓,关于茶户的去向也没有考虑到。
天下以茶为生的百姓,何止万户?
并且这些人大多都是世代以种茶为生,若是将茶场承包给茶商,这些人又该何去何从?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种地?
且不说他们有没有钱买地,就算买了地,他们也不一定能种好。
当然,刘娥也没有全然否定官家的建议,官家毕竟年纪尚晓,又缺乏底层的生活阅历。
想不到茶户,也不足为奇。
“那,六哥有没有想过茶户该怎么办?”
想了想,刘娥觉得应该提醒一下六哥。
听到这个回答,李杰稍感意外,关于茶户的事,他自然考虑到了,只是他没想到刘娥会念起茶户。
看来,刘娥也不是不知民间疾苦的。
“茶户有两个选择。”
“一,茶户可以选择从朝廷这里拿到一笔补贴,既可以是地,也可以是钱,有了这笔补助,茶户可以自行另谋生路。”
“二,茶户可以在朝廷的公证下,和茶商签署雇佣契约,继续以种茶为生,只是收益会比以前少一些,同样的,风险也会小一些。”
关于茶户的去向,李杰是参照了后世的国企改制。
这些以种茶为生的茶户,就像是国企工厂的员工,现在国企面临改制,员工要么拿一笔遣散费离开。
要么继续在企业内工作,只是改制后的企业不再是铁饭碗。
虽然失去了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但相对而言,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能者上,庸者下!
不论何时何地,改革都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
毕竟,蛋糕是有限的,有人多拿,便有人少拿。
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李杰只能尽量分配的更公平一点。
半晌。
刘娥斟酌许久,决定此法也可以纳入备选。
“六哥可以写一份具体的章程,回头送去中书,交由两府三司一起讨论。”
“好。”
李杰笑吟吟的点了点头,讨论自然是有必要的。
茶法涉及财政大计,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动,也要慎之又慎。
虽然他能以天子之尊,一言而决,但榷茶一事从种植,到采摘,流通,再到售卖,环节众多。
他不可能事事亲为,最终还是要靠手底下的臣子去完成。
倘若不能令他们信服,施行的过程中难免为阳奉阴违。
现实不比游戏,不是随便点几个按钮,任务就能完成。
退一步而言,纵使该方案通过了,也无法第一时间全面推广开。
按照常规流程,需要先择一地,试行一番,短则一到两年,长则两到三年,以观后效,方能渐渐推广。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好不好用,符不符合这个时代,一切都要看试行的成果。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