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司刑丞

第二百三十五章 广运门和崇贤馆

李弘从品性上来讲,远远超出同龄的少年,至少要比他的兄弟姐妹强上太多,他能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皇室子弟不多见的优秀品质。

如果李弘以后能当皇帝,继承大唐帝国,那么他和太宗皇帝是比不了的,但要是和他的父皇,现任皇帝相比,那真是甩他父皇好几条街了,父子两个那就是真没法比了。

童贵奴听李弘说对不住李日知,还要见一见他,心中感叹,以后等太子殿下登基,那么当臣子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其实,现在的皇帝在位,臣子们的日子应该是最好过的,因为皇帝不管事儿,可却有位武皇后,武皇后却是什么事都管的,所以臣子们的日子反而相当的不好过。

但有一点,只要是支持武皇后的人,那日子会好过很多,而且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绝对要比别人快得多,比如童贵奴自己。

童贵奴做出感激的表情,道:“殿下,那您是要在张榜之前见他,还是在张榜之后呢?”

李弘道:“什么时候张榜?”

童贵奴想了下,道:“今天是陛下和娘娘批卷,定一甲的名次,明天是三省共同评定除一甲之外的新进士的名次,所以大概要在后天张榜,告知天下!”

李弘咦了声,道:“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一起评定?今科怎么会是这样?”

童贵奴稍微犹豫了一下,道:“是皇后娘娘吩咐的,可能是为了泰山封禅做准备吧?到底因为什么,小奴也不太清楚!”

李弘皱了皱眉头,对于朝廷里的事情,他还是懂一些的,泰山封禅是母后一手推动,并且非常看重的事情,难道说这次科考是母后想要选拔人才,然后由她安排到三省六部去?

想到这个,李弘便道:“在张榜之前见李日知吧,你派人去找他,说孤想见见他,嗯,和他讨论一下学问!”

童贵奴答应一声,想了下,又道:“殿下,如果您想把一甲第一名的位子让给李日知,怕是不妥,现在民间管这一甲第一名叫状头,也有叫状元的,当然也就是民间叫一叫,倒也不见得流传多广,但既然有了这个名头,怕是殿下要让给李日知,会让娘娘不快的。”

童贵奴对李弘是很有好感的,所以便提醒了一下,武皇后是希望李弘有这个名头的,虽然她没想让这个事情传入民间,但起码得让大臣们知道,知道她养了一个好儿子。

科考第一名,次次科考都有,是哪个士子夺了这个名头,无关紧要,反正就是一个臣子呗,只能证明这个士子这一年考试学问最好的。

但对于太子来讲,这就不一般了,是可以变相地证明李弘的学问极好,而这与武皇后有很大关系的,武皇后养出了有史以来学问最好的太子,这不就证明她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皇后么!

对于泰山封禅,武皇后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而李弘被赞美,是她很看重的一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
简介:关于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我要用极限微操打一波高端局!穿越第二天就逼我上吊?闯贼围城、建奴叩关、统兵大将拒绝勤王!化身崇祯的林孤帆连下十道命令!崇祯拖家带口能否活着冲出京师?大明最能打的大将全部死绝!文臣和太监们跑路、躺平,还有的盼他死!别想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道德绑架我!朕偏不如你们愿!京师血战突围,谁说首战即终战?朕要维护最后一个汉人皇帝的尊严!别人穿越成崇祯,
三才棍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简介:关于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所以,大明的遗憾究竟是什么?是丧父丧母丧妻丧子丧孙的洪武大帝、是那个英年早逝的皇嫡长孙、是那个公认史上地位最稳的太子朱标、是那个是开局一个碗的坚韧不拔、是结局一棵树的欲哭无泪、是永乐大帝那一句,难道我一生的功绩,洗不清我的罪孽……大明的遗憾太多了,弥补不过来了,我叫朱允熥,大明皇嫡次孙,又何尝不是大明的一个遗憾?
佛系无忧
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简介:关于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皇兄战死后,我继承了三位美艳皇嫂,她们容貌绝美,魅惑无双。大皇嫂,镇国公之女,武力值逆天;二皇嫂,药王之后,医毒无双;三皇嫂,门阀世家,聪慧绝伦;而我,只需要做她们身后的男人!
知其然
斗帝仙可汗
斗帝仙可汗
少年三国行,谱写少年英雄诗篇。李二魂穿刘禅,结伴明珠崔瑜,败曹操,戏孙权,平司马,降陆逊。与曹睿、孙亮逐鹿中原。北伐雍凉,东征楚扬,灭魏平吴。囊括北漠、东瀛、南洋、西域。我天汉东皇,彼罗马西帝,共治全球。千邦进贡,万国来期,共襄盛举,寰宇同凉暖!
八仟羽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
公元1279年初,南宋最后的小皇帝在崖山跳海,然后全国尽入蒙元之手,就连曾经重伤蒙哥大汗直接导致其毙命而闻名天下坚城――钓鱼城,也在守将王立的率领下,10万军民尽降。然而,就在四川的凌霄山上,明知事不可为,但仍有一支成建制的南宋军队--长宁军,在举国皆丧的境况下苦苦支撑,面对蒙元的招抚、攻伐、再招抚、再攻伐,直到1288年,宋字大旗仍倔强、孤独的飘扬在山峰之颠,他们的结局又将如何?谨以此文,纪念
南国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