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呦,他们这一个个的,还挺聪明啊?”
崇祯看着朱纯臣递上来的具体名单,点了点头评价道。
当然,现在崇祯看的,不是说那些选择了大明军官学院的勋贵们,而是那些选择了去做杂货铺特级经销商的勋贵们。
说他们聪明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勋贵们绝大多数,都是选择将自己的店铺开在北方。
众所周知,大明的南北分化其实还是蛮严重的,得益于大明南北两京的存在,以及南北士林上一些差距,导致了大明的南人跟北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互相看着不顺眼的。
当然,这个南人北人指的是两边的读书人之类的,至于普通老百姓?能安稳活着就不错了,谁有那闲工夫思考南北差异啊?
南人普遍都认为北方文脉稀薄,北方多粗鄙,北人普遍都认为南方士子不爷们。
除了读书人们之外,南北的勋贵们,虽说没有互相看着不顺眼,但却比不顺眼要严重多了。
这个看着不顺眼,可就比南北读书人互相看着不顺眼要严重多了。
我们都知道,之所以明朝的都城定在北京,跟一个朱棣的狠人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朱元璋嗝屁之后,朱棣的这个好侄子,听了身旁一群文人的忽悠,就明晃晃的举起了屠刀开始想要玩削藩。
你说你削藩就削藩吧,朱棣这大侄子整的好像生怕全天下有谁不知道一样,那家伙整的叫一个声势浩大。
你说声势浩大也就声势浩大吧,你有那个能耐,你就算是告诉全天下藩王,老子要收拾你,那又如何?
但问题出就出在朱棣这大侄子没有那个能耐啊!
论威望,他不过就是朱元璋他儿子,若是老朱活着,真的想要削藩,那很明显,这些藩王一个个的给他们几个胆子都不敢动弹。
但朱棣的这个大侄子毕竟还是个小崽子,一开始的确是借着老朱留下的威望弄掉了几个藩王,但到了朱棣这里,朱棣这个动不动亲自带兵就往草原里钻,去砍杀那些草原部族的大狼灭可不惯你毛病,你既然想要削了老子,那老子干脆就直接给你来个清君侧!
于是乎,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朱棣成功的把自己的大侄子给赶下了皇位,他大侄子最终也是落了一个在史书上下落不明的结果。
那问题就来了。
朱棣当了皇帝以后,他自己身边还有很多当初一同起兵清君侧的小伙伴等着安置呢!
咋办?于是,新一批的勋贵就横空出世。
但这新一批勋贵出世,那不可避免的,就要影响到老一批勋贵们的利益啊!
盘子本来就那么大,现在还要进来更多新人分蛋糕,你说那些朱元璋身边的小伙伴们能愿意?
所以这便是新老勋贵裂隙的开始。
而到了后来,朱棣觉得南京实在是不适合自己,没有地方让自己去砍人,他怀念了那些草原上的小伙伴们,所以便迁都到了北京。
在这个过程里,那些新勋贵自然也是跟着朱棣一同到了北京。
至于那些老勋贵们,则是大多数都被留在了南京城,跟着朱棣来到北京的不过是少数罢了。
到了后来,南北勋贵便逐渐的自成了一套体系,开始各玩各的。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看明白了。
虽然说能够让自己家生意做到南方去捞南方那些看起来就更有钱的南方勋贵们的小钱钱很香,但这些北方勋贵们,能不能有那个能力将店铺开到南方还是一件难事。
南方的勋贵们会那么情愿的就让北方勋贵们进场来赚走自己家的小钱钱吗?
别说北方勋贵了,就是皇家杂货铺,那些南方勋贵们也不是没有打过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