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第1725章 祖孙

,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石砫

短短两个月,秦良玉脸上沧桑欲浓,老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马万年第一次扛大旗出征,她这个做奶奶的也是时刻牵挂着,即便有四个经验丰富的侄儿在左右辅佐,但已然放心不下,因为对手是经验更丰富的贼军,且战场瞬息万变,稍有差错便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秦良玉不想再白发送黑发了,她的哥哥和弟弟为国捐躯了,丈夫儿子也为国尽忠了,眼下老马家就只剩下马万年这根独苗了,若再有差错,她死后都不知道如何见马家先人了。

可是马万年不能不去!

作为一个能载入史册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的胸襟气魄以及视界都非常人堪比,她深知慈母多败儿,溺爱和过度保护只会适得其反,眼下自己还活着,石柱境内那些土司一个个还服服帖帖,还能保持平和军面,周边溪峒也唯他是从,可一旦自己走了呢,以现在的马万年能镇得住场子么。

没人比秦良玉更了解这个孙儿了,以他眼下资历,威望,手段都远不及其父更不能和她这个老狐狸比了,他根本镇不住下边的各路土司溪峒,即便有四个侄子相助。

所以她要在自己死之前,好好历练这个孙儿,让他能将石柱土司这个位子坐稳了,能像他爹那样不光能独当一面,还能成为朝廷的栋梁砥柱,大明那么多土司,可这数十年来有哪家比得过石柱马家在朝野上的威望,她要马万年将这个威望再延续下去!

虽然这些威望有一大半都是她秦良玉挣来的,但她也是马家的人,所以她要用剩余不多的精力来给马家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马祥麟没死的时候就对马万年要求极为严格,习文练武学兵法样样不落,两年前马祥麟战死后,秦良玉对其要求更加严格并放手部分政务军务与他亲自断定处理,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御下,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等。

唯一的遗憾就是在兵法上战事上马万年还是纸上谈兵,他需要一个实战的机会,虽然之前也曾随父亲打过仗,但跟着别人扛旗和自己扛旗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当这次机会来临时,她毫不犹豫就将马万年推了出去,但却又总是提心吊胆。

本已古稀之年,精力已是不足,马万年一走还将兵马都几乎带光了,境内大小事务又都落在秦良玉身上,事事亲为,这两月身心俱疲。

不过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自马万年发兵之后,每隔几日便有消息传回,比如周边溪峒响应如潮,比如轻松取了周边州县,这些都让左良玉欣慰不已。

一眨眼发兵两个月打重庆都快一个月的时候,秦良玉这时候有压力了。

她是个百战老将,心思缜密眼光毒辣,比如年前张献忠入川时她听了贼军入川路线便推测出其必攻之处,当时给出了一针见血打七寸的建议,奈何上头听而不闻。

这一次她同样预先聊知奈何不得重庆,只是让马万年历练一番也顺便练练兵而已,但时日已久,各种麻烦事就来了,粮草供给困难不说,最重要是一旦贼军有援兵前来,那马万年就危了!

那怎办?此时左良玉还不知道云南那边的叛乱平定了没有,所以不敢贸然撤兵,可是不撤兵万一被合围则危也,且粮草已是供给不上了。

正在纠结之际,涪州的灵宝塔派人送来消息,东厂大太监从云南过来了此时就在涪州,不日前往石柱拜见。

秦良玉大喜,那太监既然来了就说明云南的叛乱已经平定,掐指一算其在云南最多也不过呆了二十多天,竟然这么快就平定叛乱,果然厉害,不过想想或许平定之功是沐王府的,他不过督战而已。

可即便如此,她也十分好奇这个太监,想亲眼见见到底是怎样的人中翘楚,能在短短一年内力挽狂澜,大败闯贼和鞑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东图易家
东图易家
简介:关于东图易家: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深山古树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简介:关于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睁开眼,竟发现自己置身于三国乱世。面对强敌环伺,蜀汉江山风雨飘摇。看我刘阐如何智破险局,扭转乾坤,重塑历史的辉煌篇章。
小玉米芽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张寂出宫遭遇危机,幸得神秘侠士赵天赐出手相救,一句“爹?”让局面瞬间尴尬。张寂决定顺应这个意外的缘分。最终,张寂决定澄清这一切,对张家圣直言:“我真的不是你爹!”...
差不多一
始更
始更
简介:关于始更:架空历史,讲述王朝内的夺储之争,各种势力变幻无穷,看主角沈慈少年得志,帮助皇子萧朝信夺取皇位,游走各方势力,用尽一切手段,寻求生机。朝堂上风起云涌,皇室间勾心斗角,新人。新书。各位看官,进屋上座。感谢大家支持!
峰下遛狗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简介:关于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李青穿越明初,机缘巧合下拜张邋遢为师,一直过着清闲日子。恰逢马皇后病重,御医束手无策,朱元璋为治好马皇后,派锦衣卫寻找仙人张邋遢。无良师父率先跑路,李青被锦衣卫逮个正着,只能硬着头皮进宫为大明皇后治病,至此开启了他的大明之旅。他曾经历洪武一朝的血雨腥风,也曾卷入靖难之役的残酷战争。他看过永乐万国来朝的风华,也见过仁宣之治的繁荣盛世。他曾做过锦衣卫,也曾入阁拜
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