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1008【文学论战】

后世把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学,分为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三种。

沦陷区文学都是非政治化的,专写一些通俗、情感文学和随笔散文,代表人物有张爱玲、秦瘦娟、周作人、胡兰成、梅娘等等。纯以文学角度而论,张爱玲、周作人和胡兰成的作品都有非常高的价值。可惜后两者都是文化汉奸,而张爱玲也跟汉奸走得太近。

国统区和解放区文学恰恰相反,不管是诗歌、、戏剧、散文、评论、随笔……各种题材皆以抗战为主。即便没有正面涉及抗战内容,也会表达出一种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或者是反应深刻的现实问题。

特别是国统区文学,抗战初期多为慷慨呐喊、热血救亡,中后期变得更具现实主义——描写战争场面、记述流离生活、反映社会弊病,或是自叹自嘲、苦中作乐。

大作家在抗战时期写童话故事的,貌似还真没有,就连张恨水都改写抗战了。于是出现梁实秋站出来浇冷水,说文学创作不一定要和抗战挂钩,结果被各派文人喷得狗血淋头的情况。

《小王子》一出版,立即引起巨大争议,从反应来看主要分为四种:

第一种,碍于周赫煊的情面,介于周赫煊的地位,出于周赫煊的贡献,许多人选择闭口不言。

第二种,从纯文学的角度,分析称赞《小王子》的艺术成就,并认为这是一部歌颂友情和爱情的作品。

第三种,挖苦批评。

首先站出来指责周赫煊的,是文艺抗协(文联)理事兼出版部副部长叶知秋,他在自己主编的《文学月报》上评论道:

“抗战期间的文学,应该是年轻的、战斗的,是健康的、坚实的,是现实的、进步的……《小王子》显然和战斗无关,和现实无关,它以一种脱离现实的虚无笔调来歌颂友情和爱情,这不符合大众文学和抗战文学的立场……”

“作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作家,周赫煊先生此书对广大青年和文化学者,带来了非常恶劣的示范作用……在和平时期,《小王子》自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它现在确实不合时宜。”

“当兵的不能在战场上做逃兵,而文学创作就是作家的战场,作家也不能在国难当头之际做逃兵。我们不能逃避现实,而是要勇敢的面对,或者救亡图存,或者反映社会……对于作家而言,笔是枪,墨水是子弹,我们不能对天放空枪,而是要选择正确的目标瞄准敌人……”

叶知秋的这种论调,立即引来许多爱国作家的响应,纷纷评论周赫煊不该在抗战时期写童话故事,认为周赫煊这是在作品中逃避困难和责任。

其实叶知秋已经对周赫煊很客气了,文章就事论事写得比较理智。他前两年骂梁实秋才狠呢,讥讽梁实秋“赌场上压冷门、投人所好”,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认为梁实秋在“哗众取宠”。

第四种,力挺支持。

梁实秋似乎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声援周赫煊,再次跟叶知秋打起了笔仗。他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吕飞穿越一人世界,写日记就变强。偏偏他的吕,是吕家村的吕。吕飞很抓狂。他才不要被吕慈太爷逼着娶没出五福的亲戚!为此他决定,在能单手撂翻太爷吕慈前,都要苟住低调发育。可这些女人们却不对劲。风莎燕跑来吕家村一掷千金。陆玲珑怂恿陆瑾和吕家联姻。直到吕飞被夏禾堵在巷子里。“天下还没几个男人能跑出我的手掌心,怎么,撩完老娘还...
姜梨梨梨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李昭,武国九皇子,被当今武皇所不喜。李昭重生成太子胞弟,吟诗作对?这个真不怕!美食?看我天朝美食横扫八荒!种田发育?基建?不是我吹,当世就没有人在搞基建这一块胜过我的!九子夺嫡开始后……“谁特娘说幽王性情软弱的?他带人坑杀三十万敌军这叫软弱?”“这就是你们口中最穷的封地?人均资产万贯家财叫穷?道路比京都还宽...
我是哈密瓜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两世为人的白洛继承了去世叔叔留给他的酒吧,直到他在酒吧外的河里救下了溺水的诺澜,才明白他来到了爱情公寓……...
炫冰白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从军+不圣母穿越成为何大清弟弟何大明,为了改变自身和亲侄子何雨柱的未来走向。身为一团之长的何大明毅然带他参军,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历程。...
嘎子剑
三国秘事第二部
三国秘事第二部
东汉末年,皇帝幼年登基,在外戚专权、宦官乱政的双重拂逆之下,导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百姓揭竿而起,群雄裂土分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逐渐浮现出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人物。然而,命里八尺,难求一丈。上苍令他们三人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却又让他们在称霸一方后,只可自保而无法进取。三人均有称霸天下之志,却只能在命运面前...
寰宇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