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650【常凯申的四不精神】

《王安石政治思想的近代观》——杨康君。

《临川学术之现代性》——公霭。

《革命政治家王安石评述》——刘鹤群。

《半山名迹考》——客杰。

《临川政绩简例》、《王安石一生大事记》——华文。

《王安石之政治思想、政治措施及其政治态度》——陈敏书。

……

海格路,周公馆。

周赫煊翻着前两期的《汗血月刊》,里面夹杂着一大堆关于王安石的研究文章。就好像国党的御用文人们,突然集体对王安石产生了浓厚兴趣,恨不得把王先生每天吃几碗饭都研究透彻。

不仅如此,90%的国党系刊物,都在疯狂鼓吹王安石的品德和功绩,王安石一下子成为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

所有的国党统治地区,全都掀起一股学习王安石的风潮。你要是不能背诵几篇王安石的文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国民政府的官员。好些小县城里的官老爷,突然变得爱学习起来,一窝蜂跑去求教县城里的中学历史老师。

甚至,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刊物,还被列为各大军校的必读书籍。老蒋的庐山军官训练团,直接把王安石变法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这股风气很快由南至北,已经波及到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比如《河南政治月刊》就刊发了系列文章,涵盖各种领域:

《王安石之略传及其变法的中心目标——图强御侮》——这是抵御外敌入侵的。

《王安石的教育主张及其设施》——这是讲振兴教育的。

《从王安石变法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无为思想》——这是讨论学术思想的。

《关于财政方面及王安石诸新法》——这是讲国家财政的。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文章千奇百怪,应有尽有,似乎王先生啥事儿都会。

用五个字可以概括:王安石很忙!

甚至王安石一向被人批评的刚愎自用,御用文人们都给出合理解释,认为王安石的这种倔强不屈的态度,是政治家所必须具有的精神。对于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有“三不足”,御用文人们不仅大加表彰,还增加了一条“不顾人心”,把王安石弄成“四不足”,并且这种“四不精神”体现了王安石刚绝果敢之处。

御用文人给王安石归纳的“四不精神”是啥?

不足畏忌,不足循守,不足采听,不顾人心——嗯,这些精神老蒋都具备。

御用文人结合“四不精神”,评价王安石为:“此在古今之政治家中,绝少有安石之伟大魄力者。”至于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民怨,他们评价道:“此不能归罪安石,宜怪人民不知利害。”

周赫煊看到这些御用文人的论调,简直哭笑不得。

尼玛,这到底是在骂王安石呢?还是在骂王安石呢?还是骂王安石呢?

咋感觉其实是在骂老蒋?

好吧,人家是在借着王安石而夸老蒋,夸蒋委员长是“古今绝少有之伟大魄力者”,而老百姓骂老蒋则属于“人民不知利害”。

一个不顾自身荣辱得失,一个为了国家百姓艰难前行,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伟大政治家形象,就这么被活生生塑造出来了。

周赫煊读着那些马屁文章,忍不住是边看边笑,笑得特么肚子都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吕飞穿越一人世界,写日记就变强。偏偏他的吕,是吕家村的吕。吕飞很抓狂。他才不要被吕慈太爷逼着娶没出五福的亲戚!为此他决定,在能单手撂翻太爷吕慈前,都要苟住低调发育。可这些女人们却不对劲。风莎燕跑来吕家村一掷千金。陆玲珑怂恿陆瑾和吕家联姻。直到吕飞被夏禾堵在巷子里。“天下还没几个男人能跑出我的手掌心,怎么,撩完老娘还...
姜梨梨梨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李昭,武国九皇子,被当今武皇所不喜。李昭重生成太子胞弟,吟诗作对?这个真不怕!美食?看我天朝美食横扫八荒!种田发育?基建?不是我吹,当世就没有人在搞基建这一块胜过我的!九子夺嫡开始后……“谁特娘说幽王性情软弱的?他带人坑杀三十万敌军这叫软弱?”“这就是你们口中最穷的封地?人均资产万贯家财叫穷?道路比京都还宽...
我是哈密瓜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两世为人的白洛继承了去世叔叔留给他的酒吧,直到他在酒吧外的河里救下了溺水的诺澜,才明白他来到了爱情公寓……...
炫冰白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从军+不圣母穿越成为何大清弟弟何大明,为了改变自身和亲侄子何雨柱的未来走向。身为一团之长的何大明毅然带他参军,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历程。...
嘎子剑
三国秘事第二部
三国秘事第二部
东汉末年,皇帝幼年登基,在外戚专权、宦官乱政的双重拂逆之下,导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百姓揭竿而起,群雄裂土分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逐渐浮现出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人物。然而,命里八尺,难求一丈。上苍令他们三人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却又让他们在称霸一方后,只可自保而无法进取。三人均有称霸天下之志,却只能在命运面前...
寰宇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