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亿元,仅仅是制造成本,这还是“验证机”!
整个卫星的功率峰值高达1100千瓦,为了能够提供如此疯狂的功率,新远采购了航天局最新一代的大面积太阳能电池、装上了一台青山基地所制造过最昂贵的小型核反应堆,以及一套更贵的超级电容。
如果7台激光器同时启动,电容以及两种电池同时供电,最多可以维持60秒;只启动三台或者更少的话,仅凭电池就能维持间隔20秒的的300秒长时间照射。
当千钧棒一号在轨道上飞行时,最大速度超过8千米每秒,在如此高速下还要精准打击高速目标,需要极其精确的姿态控制以及校准系统。
每一次瞄准从外到内:rcs、离子推进器、高精度陀螺仪、电磁悬浮镜头微调等等,光是为了解决瞄准问题就要占去超过10亿元的费用。
要是没有这套系统,激光器开机的时候光线也会跟随卫星一起以7.9公里以上的速度移动,这可不行。
实际上如果调整得当,千钧棒一号可以牢牢锁定一个目标30到50秒。
激光器的11个镜头是新远在长春光机驻厂研制的300多块镜头中精挑细选出的,激光器装配环境是激光实验室斥巨资所建造的世界最干净的净室,当它被空运出厂时,安1250的飞行路线全程接受计算机辅助调整。
为了瞒着别人把这个大家伙送入太空,新远特意组织了一个“新远二号单级入轨试验”,将千钧棒一号包裹在厚重的缓冲材料中伪装成“某型空间核反应堆测试堆兼配重”,装作一次平常的试验小心翼翼地装在火箭上。
航发委对于单级入轨试验也没多想,只是好心的提意见觉得单级入轨对火箭烧蚀太严重影响回收寿命,但也并未再多关注,空间核反应堆测试新远内部报备的是a100的核部分,国内早就知道了。
外界倒是因为单级入轨的噱头写了几篇文章,但当火箭仅仅将“配重”送入200多公里的低轨时也就移开了视线,毫无疑问这说明火箭的运力损失极大,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到最后那枚拿来做牺牲品的二号火箭差点因为燃料不足坠毁,箭体表面也被严重烧蚀,回收团队评估后都摇头,不得不拉去报废了。
千钧棒一号有惊无险地成为了太空“黑户”,为了避免频繁的通信被探测,它的控制方式还是激光通信,经纬卫星网络的11颗卫星通过超短波和激光间接控制,以防被人注意到。
激光实验室极其小心地对千钧棒一号进行了各种检查,确认各部件均运转良好,电力供应也没有发生任何问题,终于打算进行一次模拟攻击试验。
第一个目标是一颗去年发射的第一批经纬卫星网络的卫星“经纬04”,而且是功能最单一最便宜的小卫星,损失了不影响组网,之后发射的时候补上去就行。
虽然只是300公斤重的小东西,但为了测试千钧棒一号还是火力全开,在进行了几个小时的反复校准以后,获准全功率对已经运动到两星之间距离最近的小家伙开火。
本次照射只持续了4秒,期间激光轨迹一直跟着目标预定的路线移动,然后就赶紧移开。
然后经过了2个小时的寻找,在“经纬04”本该运行的轨道上最终勉强找到了一点点金属反射信号,主要是融化的金箔冷却后反射比较强烈,但反射的信号也很微弱,还是一颗近距离掠过的卫星短时间内扫描到的。
根据测算,那就应该是“经纬04”。
980千瓦的激光照射对于这个小东西来说过于恐怖,要是多照射一会估计就真的什么都找不到了。
但是激光实验室却极为兴奋,赵晓文立刻通知林炬,然后组织了第二次测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