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明摄政

第211章 弘治十二年的第一场雪

“唉,希望这雪早点停吧。”

朱厚炜再看了一眼阴沉沉的天空,便将目光收回,回到了桌边。

“还没输够啊,看我这把怎么继续吊打你。”

... ...

天总是不随人愿的,朱厚照依旧没有一雪前耻,反而被刘瑾卡了两步又被朱厚炜赢了,抱着头挨打的刘瑾欲哭无泪,咱也不知道啊,殿下不要的牌自己才出的啊,怎么突然就卡了殿下的牌了呢?

这年头贴身太监都这么难做了吗?好不容易露脸一次就是在挨打,咱家委屈啊~

呜呜呜~

雪,依旧没停,在属于秋的季节,给大地铺上了冬的外衣。

这一下,便是数天...

“陛下,京中倒塌房屋数十座,紫禁城中也有几处宫殿被大雪压垮。”

“陛下,京城受灾百姓...”

“陛下,京畿受灾百姓不计其数...”

“陛下...”

灾情大于天,次日一上朝,各种噩耗便接连而至。

“诸卿,可有良策?”

持续数日的降雪,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又到了每年最容易死人的时候了。

对此,弘治皇帝不得不警惕起来。

去年的冬日取暖和流民问题朱厚炜的西山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一份荣誉,也给今年的治灾带来了压力。

因为他们做好过,要是这次应对不好,不说其他,单单良心上他们也过意不去。

但麻烦的是,去年的那件事是不可复制的。

无烟煤已经拿出来了,西山煤场也有长久的矿工,就算吸纳流氓又能吸纳多少,今年的早雪导致的收成欠收可是会造成更多的难民啊。

“陛下,当今之际应当先布施百姓,减少伤亡。”

稳妥的刘建还是先提意朝廷的官赈粮,以免被压垮房屋失去家园的这第一批灾民直接就饿死挂球了。

“嗯,户部尽快拿出章程,在京城开布官棚,救济灾民。”

灾到门前,朝廷这个巨兽迅速开始运转,救济措施和布局一步步布局下去,一时间收获了许多百姓的好感。

大灾来临,人们总是求生的,生存永远都是老百姓们最朴素的想法,朝廷现在迅速的反应自然让他们归属加强,朴素的华夏百姓除了极个别的老鼠屎是天生的白眼狼以外,大多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时间,本是受灾的灾区,秩序倒不显得那么混乱,人们虽然依旧吃不饱穿不暖,但却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至于近畿不在京城的百姓,一些被大雪封闭了道路失去联系了的村落,却显得有些有心无力。

朝廷想救人,但偌大的朝廷组织征集调配都是巨大的工程,京城内还好说,虽然也有许多灾民,但大多都是集中的,容易管理的。

城外确实空旷的,也许几里地几十里地内确实有要救助的人,但他们不会主动去救援。

成本太高了。

就算是古时被歌颂的诸多好时代,能开城接纳难民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要他们出去专门一片一片的找难民救援,受时代限制,根本不可能。

即便是高度科技化的现代,能做到难时不惧困难拼命救灾的,偌大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只有华夏而已。

而此时此刻的镇国军校。

大雪后,组织有序的学员们早已清扫完场地的积雪,高台上,朱厚炜、朱厚照两兄弟正严肃的看着台下的众多学员。

“此次,镇国军校要以镇国府的名义,前往灾区,救援百姓。”

“谁赞成,谁反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简介:关于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什么,刘博源又斩获了鞑子首级!”威武堡千户李耀满脸惊讶。延绥巡抚陈奇瑜:“刘千户,此次围剿流贼,还望能鼎力相助!”清兵入关,“快去请镇国将军进京勤王!”崇祯坐在龙椅上大声惊呼。
老牛俊
红楼:帝国柱石
红楼:帝国柱石
简介:关于红楼:帝国柱石:锦绣山河,繁盛天下,迎来了她的危机。周边异族崛起,内部腐朽。看似强盛至极的皇朝,宛若一座大厦,根基已经坍塌。醉生梦死,隔雾看世界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乱世将至。而贾蓉,在订婚那一天,一脚废了贾珍,逃出神京城后,最终选择了从军。一颗冉冉将星升起,帝国柱石开始成长。
望九九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简介:关于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李钦醒来,看着睡在一旁的太子妃。还有面前部下汇报的情况。他知道了一件事情,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平行世界的大吴王朝中了。而且自己还造反了。当朝太子死在了他的辖区,面对如此局面,原主果断的选择了造反。现在他正在造反的路上。自己的兵马远远不如朝廷,这可怎么办吧?什么?你说大吴的皇帝叫什么?朱祁真?还有一个太监叫王阵?他们还准备御驾亲征?好了。这把稳了。
荷叶茶
乡村修真小仙医
乡村修真小仙医
叶扬跟随一位旷古大能学了一身本领归来,不仅医术惊人,而且神功惊人,惩恶扬善,纵横都市!
高大少
省委一秘
省委一秘
选调生吴蔚因与领导不合被弄到最远的村子当驻村干部,女友的离去,身世之迷的重压,吴蔚几乎被这一系列的变故击倒。但骨子里的男儿血性让他越挫越勇,顺利成为县委书记秘..
西风烈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