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第273章 提线傀儡

“不是争取保障,是必须保障!”

朱由校言语犀利,神色严肃说:“开荒,屯田,浪费人力物力,关乎百姓饭碗,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屯田时,各种水利措施必须跟上,以防遭遇旱情白白浪费民力,所有努力竹篮打水一场空。”

单单天津卫荒田,全部开垦屯田,管理经营妥善,将保障朝廷每年多收数十乃至百万石粮食。

河北,北直隶荒田数量不少。

歼灭察哈尔部,大宁都司内亦获得不少良田。

开荒。

屯田。

乃朝廷重中之重。

王象晋伴随朱由校游历北直隶,自认比较清楚皇帝秉性,要么不做便不做,要么做争取做到最好。

何况,去年秋日起,皇帝开始筹备开荒屯田,欲提高粮食产量,故而,眼里不容出差错。

“臣遵命,绝不辜负陛下所托。”

朱由校微微呼口气,继续说:“开荒屯田之外,爱卿派精干的农人,在南北直隶,乃至广东成规模种植土豆,红薯,南瓜,玉米。另外,颁布项悬赏令,收获季,哪家产量高,赏赐哪家,鼓励百姓经营农田。”

民以食为天,收成好坏关乎百姓生计,直接号召百姓种植高产作物,特别是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年代,效果会微乎其微。

为稳妥起见,他计划朝廷牵头种植,成功后逐步推广。

同时,花费三五年时间,争取以最朴素的方法,甄选优良的种子,百姓陆续种植时,保障粮食产量。

今年起,陕西灾情开始逐渐严重,起义愈演愈烈,他暂时稳住陕西,然而,夏秋两季收成因灾情锐减,又会给起义埋下祸端。

时不我待,在皇庄内大范围推广种植高产作物,亦是朝廷重中之重。

王象晋不知皇帝为何对推广玉米,红薯,土地,南瓜如此上心,但皇帝劝课农桑总归是好事。

恭敬领命后,迅速退回朝列。

朱由校揉了揉鬓角,冷厉视线迅速转向工部尚书王徵询问:“王卿,今年起,各地兴修水利,修桥铺路,工部有何具体安排?”

王徵执笏出列,站在皇极殿中央,郑重的汇报说:“禀陛下,微臣和工部同僚商议,今年重点是疏通南北运河,保障江南货物运送京城。另外,在沿海合适区域修建码头,施行海运并行,加强南北沟通,促进南北商业发展。

同时,重点修缮十九处陈旧水利设施,包括运河,黄河,江淮和沿堤坝。”

疏通运河,修建码头,修缮陈旧水利,王徵的出发点没错,甚至疏通运河,修建码头,实施海运并行与他的计划不谋而合。

不过,王徵的计划格局还是有点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简介:关于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什么,刘博源又斩获了鞑子首级!”威武堡千户李耀满脸惊讶。延绥巡抚陈奇瑜:“刘千户,此次围剿流贼,还望能鼎力相助!”清兵入关,“快去请镇国将军进京勤王!”崇祯坐在龙椅上大声惊呼。
老牛俊
红楼:帝国柱石
红楼:帝国柱石
简介:关于红楼:帝国柱石:锦绣山河,繁盛天下,迎来了她的危机。周边异族崛起,内部腐朽。看似强盛至极的皇朝,宛若一座大厦,根基已经坍塌。醉生梦死,隔雾看世界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乱世将至。而贾蓉,在订婚那一天,一脚废了贾珍,逃出神京城后,最终选择了从军。一颗冉冉将星升起,帝国柱石开始成长。
望九九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简介:关于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李钦醒来,看着睡在一旁的太子妃。还有面前部下汇报的情况。他知道了一件事情,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平行世界的大吴王朝中了。而且自己还造反了。当朝太子死在了他的辖区,面对如此局面,原主果断的选择了造反。现在他正在造反的路上。自己的兵马远远不如朝廷,这可怎么办吧?什么?你说大吴的皇帝叫什么?朱祁真?还有一个太监叫王阵?他们还准备御驾亲征?好了。这把稳了。
荷叶茶
乡村修真小仙医
乡村修真小仙医
叶扬跟随一位旷古大能学了一身本领归来,不仅医术惊人,而且神功惊人,惩恶扬善,纵横都市!
高大少
省委一秘
省委一秘
选调生吴蔚因与领导不合被弄到最远的村子当驻村干部,女友的离去,身世之迷的重压,吴蔚几乎被这一系列的变故击倒。但骨子里的男儿血性让他越挫越勇,顺利成为县委书记秘..
西风烈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