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了最后的江东降卒,董璜推测于禁他们应该已经成功抵达了江东,加上江夏那边董嶷传来的捷报,董璜也就将精力集中到了阴陵城上了。
用贾诩的话说,“江东的大部分兵力都被限制在了荆州,剩下的也就堪堪自保罢了。短时间内是构不成威胁的,也是时候平定淮南了!”
对于贾诩的分析董璜很是认同,在打发了陈登前往青州上任,嘱咐他在青州打造战船后,董璜便亲自带着剩下的大军前往了阴陵,在路上还碰见了两个来投奔自己的人才。
刘晔和鲁肃,这两个人可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啊!一个是非常厉害的谋士,一个更是难得的战略家,而且两人都对汉室不咋看重。
这一点从历史上这两人就商量过要去投奔匪寇郑宝干一番大事业,后来他们两人一个身为汉室宗亲却投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个投奔孙权后就明确提出了汉室不可复兴,劝孙权建立帝王之业,也能看出来他们对于汉室朝廷没有半分的眷恋之情。
刘晔在淮南颇有名望,鲁肃更是颇有家资,得到二人的投帮助,董璜对于治理淮南地区也就更加简单了,远的不说光是自己在淮南地区的影响力就大幅度提升了。
刘晔就不用说了,这家伙是很现实的人,谁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他就跟着谁,哪怕他是汉室宗亲也不妨碍他帮着埋葬大汉。至于鲁肃?他也比较现实,只想成就一番功业振兴家业。而且此人更有魄力目光也更加长远,历史上周瑜带着军队上门“借粮”的时候,眼看情况不对他立即识时务的给了一半的粮食,还和周瑜成了朋友。(后来因为没有设防被周瑜扣住了母亲,这才不得已前往了江东效力。)在赤壁之后又力主以南郡江北部分换取了江夏部分,促成了孙刘联盟,大大缓解了江东的战略窘境。
对于这二人,董璜觉得还是能够信任的。汉室宗亲不算什么,自己的长史刘艾不也是吗?自己和叔父一样对他信任有加,只要有能力,知道该忠于谁,好好为自己办事儿,那自己就绝对不会亏待了他。鲁肃严格来说也就是个没落的世家,除了钱啥都没有了,在如今麾下派系彻底成型的情况下,他们二人因为出身和归附时间太晚的原因,哪怕能力再强很难形成新的派系。吸纳他们进入相国府,也不会打破现有的平衡。
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人比较年轻,和法正、魏延、马超他们是一代人,自己用不着可以留着给儿子用啊!因此,董璜很痛快的将他们二人给征辟了,将其任命为从事中郎,随侍身侧以备咨询、出谋划策。
得到了任命后两人都很高兴,之前他们其实一直是心怀忐忑的,毕竟董璜是出身西凉的边郡武人对于关东士人没什么好感,而且麾下已经是人才济济了,可能不会对他们这两个年轻人感兴趣。他们来这里主要是因为董璜确实是当今最强的势力,想着来碰一碰运气罢了。
没想到董璜,不,相国竟然只是略微考核了一番后就立即征辟了自己两人,这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吧?虽然只是区区的从事中郎职位,但这可是相国府的从事中郎啊!以后发展前途还是很大的,反正两人也还年轻,比贾诩这些人年轻多了,有的是时间熬资历。
得到了任用后,刘晔和鲁肃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子扬,子敬,你二人在淮南地区颇有声望,身负经世之才、身处乱世之中,就没有想过投奔一位明主建功立业、留名后世吗?”
董璜骑着战马慢悠悠的赶着路,饶有兴致的发出了疑问,骑着马陪在董璜身侧的两人闻言一怔,随即偷偷打量了董璜一眼后才慢悠悠的开口道,“相国明鉴,大丈夫处乱世之中自当追求建功立业扬名于世,但我等不愿随庸碌之主,致使埋没自身才能、贻笑于后世,故而一直未曾出仕……”
刘晔也接着补充道,“若非遇到相国这等当世雄主,我二人恐怕就无出头之日了!”
对于两人的夸赞,董璜只是笑了笑,“当世雄主吗?何以见得?”
“观其行,听其言,辨其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