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四个工兵分队。
演习很热闹。
是的,好看。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根据导演部的计划,最后一日上午的演习日程如下
&nb)
第一阶段,火力准备,间接火力精确射击,在齐射l炮弹后,各炮兵部队以精确火力压制敌前卫“突击目标”
第二阶段,战术机以中队为单位,进入敌纵深展开光线级猎杀行动,选择突破点,战术机,炮兵相互协调,交替掩护突击,在完成猎杀行动后,各中队进行总结讲评,检查射击,格斗效果,纠正操作习惯和战术动作。
随后发动新一轮演练,连续四轮。
第三阶段,战斗集群演练,上午十一时,部队对进入我纵深之敌发动反冲击,并进行包围歼灭。
榴弹炮,火箭炮,迫击炮,实行火力覆盖,装甲集群清除敌突击目标,战术机迂回至两翼,支援火力继续向纵深延伸,掩护战术机向心突击。
十二时半,演习结束。
作为以苏系装备为主的国家,中国的战术机部队大多沿用苏联的技术教材和战术教材,因此在与华约的演习中并不需要太多的协调工作。
下午二时,各战术机部队举行分组格斗对抗演练,不过这已经不属于演习的范畴,只是各国进行军事文化交流的一环而已。
抽签中,第二十三战术机联队对上了华约同盟军的两个战术机大队。
“敌战术机正在接近。”前卫的帕可罗夫少尉大喊道。
“有几架?”
“一架,f-14“雄猫”,速度很快,正以高速机动模式接近。”
投射在前卫中队卫士们的视网膜中的影像中,一架战术机以不断曲折的路线,逼近大队本部。
“来了啊,让我好好教教你们什么是战争。”
f-14“雄猫”的座舱中,安德罗妮舔了舔嘴唇。
在她看来眼前的对手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机载武器管制系统开始将传感器捕捉到的敌机一个一个的套入光圈………火控计算机自动计算出相对位置和加速距离。
战术机的主推进器喷出蓝色的火焰,机身猛然加速……………
前卫第7中队被全歼了,这是帕可罗夫少尉在捕捉到敌机起约360秒后的事。耸立的黑影俯视着帕可罗夫少尉。单手装备的65型军用电热军刀指着他的座机,右肩上的标志则是十分显眼的八一军徽。
没有使用任何中远距离装备,仅仅依靠机动性能和近战装备就达到的成果。
沉默的战术机没有发出任何通讯,仅仅是启动发动机,瞬间,就脱离了视野。
“真见鬼……”
没能做出任何反应的帕可罗夫不由的从心底涌起一阵热潮。
对抗交流的结果毫无悬念的以第二十三联队的全胜而告终。
姑且不论二代机的f-14,在对抗中,连ig-23都在与j7e的对抗中未能占得上风。这对苏方的米高扬设计局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演习导演部
林君和想起了第十三局工程情报科驻东德小组送给他的报告。
“那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是西方集团军群训练总监弗朗茨·海姆少将。他的后面的位置是国防人民委员会委员格莱姆·斯佩上将……“
统一社会党政府十分希望得到我们的情报和技术,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外汇来支付我们的物资………
人民内务委员部和国防部的矛盾很严重,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政治斗争上,以至于尼斯河的防线力量不足全盛时期的百分之六十………
东欧战线几乎没有任何西欧的军事存在,法国的内部正在忙于应付市民的反战游行和准战时政策,而英国他们几乎在执行孤立主义。
他正在对联合国波罗的海独立旅进行整编,以准备应对未来东方的危机,
这次演习是他的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而他的身旁却站着苏联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
实际这位苏军元帅在此之前从未来过东德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他只是来对苏联的盟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
对于外面的军人而言,他只是来观摩联合队演习的。
实际他只是来对东欧战线的状况做全面评估的,或许还顺带对兄弟党的内部调解……虽然苏联已经不再有当年直接越过兄弟党直接任命干部的权威………
对于中国同志而言,这位曾长时间在远东作战处任职的“老远东”可谓是老相识了——双方都在地图上画出了硕大的红线互相指向对方领土。只是数年之后,真正的敌人来了………
东方1
9月18日罗斯托克波罗的海司令部
在中国现行的政权体系中,第十三局是一个古怪的的建制层次,它和局一样都还是领导具体的处来完成它的主要工作,但是在总局内部也设置了若干个局,把一部分相对次要同时又比较集中的处室整合在一起。
而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表面上的组织层次并不像公开的文件一样运作,,譬如,实际上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在纸面上不过是其中渺小的一个干部。
概况的讲,这个机构被赋予以下职能
1国外的相关情报搜集
2国内情报的整理和资料传送
3对国内外武装力量的协调及装备技战术交流。
4对一切损害发挥该局职能的敌人的监视和渗透,查清所有针对该局的情报机构。
5直接对从属的武装力量进行指导和训练——必要情况下,直属军委直接执行作战行动。
6718工程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工作。
林君和正在与苏联军队合作,对东欧战线的情况进行评估。
在交给奥尔加科夫的备忘录里,他们记述了,
东德人民军的作战序列,位置,作战部署
装备情况,训练情况,战斗力。
北约在东德的渗透情况
前线联军的损失,气候,补给状况。
其中大多数为公开情报,中苏都想知道,东德及其他东欧联军的潜在战争能力,换句话说,他们还能顶住多久。援助已经溺水的人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要救人的话,必须是有希望获救的,有可能的话,使用的力量要尽可能小……………
尽可能使欧洲战线苟延残喘以为东方的军队重编争取时间,这是中苏两国进行军事合作的基础之一。在东德的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大多也是以类似的目的行动着。
在完成了这项工作之后,双方开始进行下一个议题
1982年,9月10日,苏联以半官方的形式询问中国国防部驻苏代表处,是否同意以以货易货的形式签署军备协议。
政治局迅速给予了答复
原则上同意以货易货进行军备技术交易,并责成第十三局在技术交流中予以协助。
9月12日,双方开始谈判,在第一轮谈判中,苏方就提出将一批尚未完工的舰艇无条件转交给中方,因为他们的建造地已经被占领,完工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
中方第一批被出售的货物是正在内蒙古进行最后调试的外贸代号为yt-05重型坦克,该坦克装备有三百毫米主炮,战斗全重达到220吨。
听起来很顺利,林君和不明白有什么是需要第十三局来协调的。
“苏方看上了新型飞行控制系统,即ipcipc(itegrtedneuverpropulsionntrol=联合机动推进控制系统)。”
特意乘民航航班飞来的驻苏的贸易代表王安臣解释道。
“源于美国的战术机飞行控制系统在苏军实战中大多表现拙劣,苏联一直怀疑美国人提供的是劣化版的系统。”
“看来,出售猴版的装备不只是苏联的特权。”林君和毫不留情。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解放军实际装备ipc搭载机的只有……安德罗妮翻了一下文件,第二十三联队的装备机和……西北前线的第7战术机甲师。”
根据第十三局提供的资料而开发出的新型飞行系统ipc,能够通过计算机的逻辑判断对机体的平衡和战术动作进行操纵,极大的减少卫士负荷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累计实战数据,来使机体的反应变得更熟练。
苏联代表柯尔莫西洛夫看着她,一幅难道还要你告诉我的神情。
“也许你真的需要我告诉你”安德罗妮想道。
从去年全年总装提供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新型控制系统无法简单像软件更新一样直接安装在系统上,必须对机体进行全面改装。
成都在1981年全年对j7的改装数量仅仅勉强达到了120架,虽然新的设备和配套设施正在大规模建设中,但是需要时间。
“如果能够整机进口的话,军工口一定会很乐意为你们服务。”
“绝对不能接受。”柯尔莫西洛夫回答道。
林君和仔细想了一下,不过他想不到这对苏方的利益有什么大的损害的地方。
“有什么大的区别吗?”
柯尔莫西洛夫看着他,像看一个白痴。
“中国陆军已经拥有超过五千架战术机——其中有三百五十架ipc搭载机。”
林君和依然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贵国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多余的产能。您应该知道,早在1980年,当时的乌斯季诺夫元帅就代表陆军向中央提出了一个军队重编计划——也获得了国防人民委员会的同意。”
林君和看过那个计划,他一直以为那是苏联人做的白日梦。他们打算在四年之内重新编制数个军队集群,并完成五万架以上的战术机,更新八万辆坦克及其他战斗车辆。
在失去乌拉尔,莫斯科的现在,能完成一万架就不错了。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至少某些人并不把他当激励人心的白日梦。
提供源代码,然后派人员向苏联人教授使用ipc的选择支开始出现在林君和的脑海里。
不过一旦这样做,总政治部一定会派医生来检查他的精神健康问题。
他决定把这件事办成。
……………
林君和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对面的杨德恭的额头慢慢抬起,
“林君和同志,你确定你建议我们这样协助苏联人?”
“是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大多数同志,认为这个建议是损害我们的国家利益。”
“我承认,这个建议可能损害我们的经济利益。”
杨德恭的眉毛跳动了一下。
“林君和同志,你这样做会孤立你自己。”
“不错,我们应该关心我国的战略安全甚于经济利益。”
“难道你认为其他人都不够关心这一点?”
“以我的历史知识来看,大概如此了。”
杨德恭叹了口气“你还记得,东德刚刚发生了什么?”
“宴会……………冲突……………掌握枪杆子的国防委员会。”
林君和内心有些焦虑。
之前的718工程的争论在先,有很多人主张在这上面投入的金钱是浪费,无法对关键的西北防线起到作用,在现在这个时候,虽然第十三局的成立已经有力的证明了双方的对错,不希望再发生多余的争吵。
“我认为,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哪怕是基于双方在东方防线上共同作战的军事需求。难道我们真的打算对苏联的请求漠视不管?”
“不,我们其实正准备与苏方全面合作”杨德恭顿了一下,回答道。
这出乎林君和预料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在技术细节上做过多的纠缠?尽快达成合作,对我方的国际地位较为有利”
“因为,在和苏联人达成协议之前,兵工部门无法确定他们的工作方向和技术细节,更不要说去满足苏联人需求了。”
说完,杨德恭将茶杯端了起来,一饮而尽。
1982年9月20日,中苏第一轮军备谈判结束,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和技术备忘录
东方2
中午毒辣的阳光将战术机的外壳烤得滚烫,机务中队的吴庆德中士站在登机梯上,把头伸进座舱接通了电源,开始对航电仪表进行检查,每一项检查完,他就在登记板上打一个勾。
这是一个普通的训练日。
“方向舵?”他踩下方向踏板问道。
“左右,好。”下面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回答道。中士打了一个勾。
“检查一下3号武器荚舱。”中士打开武器控制面板,说道。
控制面板上一个灯闪烁了一下,然后消失了。
“恩,然后是4号荚舱。”中士打了个勾,然后擦了擦汗,他将表格填完之后,就只等卫士签字了。
“孔大国,谁让你穿着拖鞋来检查的,让副联队长看到有你好看的。”中士向列兵挥舞着拳头大吼道。
对面的机体上不时的传来音乐的声音,使用机体上的通讯装置收听广播或者利用机载电脑和数据链联机玩游戏之类的——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不过在前线没有什么人去严格执行罢了。
“副联队长不在罗斯托克,她现在跟联队长在柏林。”列兵有恃无恐的回答道。
“你这个菜鸟才来战术机部队几天,尾巴就翘到天上了,不用等副联队长来,你现在就给我出去跑二十圈。”中士咆哮道。
看到列兵远去的背影,吴庆德摇摇头,这些从野战军挑过来的兵性子也跟部队一样,野的很。
离战术机群两百米的地方,有一间带空调的休息室,两名卫士穿着强化装备,正坐在值班室里等着随时下达的出动命令,这是一个无聊的中午。阿希姆·派普在看一张柏林日报。头条新闻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千篇一律的——东德人民军再次在尼斯河防线粉碎了bet的攻势。
他很快翻过这一页,去看娱乐版的最新电影评论。
不久,他明净的眼眸朝向对面的卫士,
“那,西格德下次休假的时候,不跟我一起去………”
“我拒绝。”黑发的少女不假思索的拒绝了少年的邀请,这大概是第26次了吧。
两人的国籍都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原来从属国家人民军,也是受苏联邀请,派遣到波罗的海独立旅的。不过,两人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原部队的人缘很差。
休息室的电话响了起来,西格德·路德维希拿起电话,塔台的一位说着俄语的指挥官告诉她,跑道已经清空,可以起飞了。
他们走到场地边缘,看到机务人员正忙着将几个管子从战术机身上拿走。吴庆德中士为首的地勤人员向他们敬礼,因为他们并不懂德语和俄语,两个卫士也不懂中文,双方只能用最原始的表情互相问候。
他们钻进了座舱,航电仪表已经打开,视网膜投影显示数据链链接正常,阿希姆打开通讯装置,很快塔台的声音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