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等了一盏茶仍旧没人回答,皇帝终于被激怒了,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桌面上瞪着眼巡视每一个人,言语中充满了赤果果的威胁。
“陛下息怒,臣是兵部尚书,京城防御懈怠、三大营不堪大用,臣首当其冲!”
此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如果再不回答问题,皇帝极有可能彻底撕破脸,拿某个人或某些人当鸡杀了。可一屋子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更放不下脸面去违心的要求皇帝掌控军权。
这么做肯定能躲开眼下的麻烦,却躲不开满朝文武的鄙视。如果被整个阶级唾弃,和被皇帝砍头相比,孰重孰轻很不好界定。最终还是兵部尚书王象乾出面接下了帝王之怒,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王承恩和王安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朕没记错,王爱卿是景阳五年十月任兵部尚书,至今三年有余。那就给朕详细说说,在这段时间里你是怎么把三大营从十万余变成了五万,又是怎么让精锐变成了老弱的。
王承恩,纸笔伺候。王尚书说的每个名字都要清清楚楚记下来,一个都不能漏。他们都是挖空禁军的罪魁祸首,诛三族,千刀万剐也不足以抵消罪孽!”
想简简单单认个罪,以一个人的仕途挽救整个朝廷官员的绝境,事后再被满朝文武当做恩人,这也太不拿皇帝的智商当回事了。如果王象乾愿意舍身救同僚,洪涛还真不介意把三大营虚报、贪墨的罪名送出去。
不过这个罪名有点大,光靠王家几百口子人命肯定不够杀的。能把三大营祸害成这个样子,兵部必须独木难撑,怎么也得把五军都督府也卷进去。
现在就要看看这个老滑头舍不舍得把一众武将勋贵全搭进去,而武将勋贵们又会不会配合,甘愿割肉饲鹰,舍身成仁了。
“启禀陛下,臣等有负圣恩,甘愿领罪。然三大营废弛已久,绝非王尚书一人之过。说起来,从武宗皇帝在位时,已经不足编。
若想重新恢复三大营往日荣光,不光要挑选练兵治兵之臣,还需由卫所选拔精锐士卒填充才可。但卫所恐怕也拿不出足够的人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果然,一直作壁上观的永年伯王明辅、武清伯李铭诚终于忍不住了,互相对视了一眼,齐刷刷的起身跪下主动请罪。
由武将勋贵出席御前会议,在大明朝不是没有先例,但自正统之后已经有一百多年未曾见过,突然受召入宫,令两位勋贵诚惶诚恐。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入养心殿,屁股虽然坐在了椅子上,可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生怕这群文官们为了推脱责任,把三大营溃败的罪过全扣在各都督府头上。
但皇帝一露面就用疾风骤雨般的攻势把六部九卿先打了个头晕目眩,多一半全沾上了谋逆同党的嫌疑,已经自身难保。接下来讨论的问题确实和三大营有关,却距离背黑锅越来越远。
等王象乾一发言,两位勋贵终于算是听明白了,合算折腾了半天,连三大营的几万兵马全搭了进去,最终的焦点并不是保卫京城,也不是追究谁的责任,而是在争抢京营的控制权呢。
在这个问题上,王明辅和李铭诚就没啥可犹豫的了。做为武将勋贵,早就受够了文臣的倾轧和指手画脚。做为皇亲国戚,一旦皇帝失了势,基本也就等于没了前程。无论从立场还是亲疏关系,都必须也只能支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