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如樟的遐想中,东边的天空露出了淡淡的蓝色,天要亮了,升龙府的战役也到了尾声。黎氏王朝的国王黎维新以及嫔妃连同留守官员四十余人被俘,皇城的金银细软装了二十多辆象车。
陆战队伤了二十多人,无人战死,弹药消耗也不太大。经过简单的清点和整顿,陆战队又沿着原路向宁平县城退去,身后留下一座冒着浓烟的废城和注定流传很久的传说。
在陆战队攻击内城和皇城的间隙,莫氏的向导们也没闲着,故意凑到本地百姓附近用本地话交谈,话里话外只透露了一个信息。
这些穿着奇怪甲胄、使用不知名武器的黑衣人不是莫氏军队也不是黎朝叛军,而是来自大海上的盗匪,与大明朝没关系。
也不对,多少有点关系,因为这股盗匪的起源就是当年袭扰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他们被明朝军队打败之后,残部跑到了南洋某处,积蓄了几十年力量,这不又卷土重来了。
袭击升龙府不为别的,只在图财,要用这些财货去建造更大的海船招募更多人手,然后杀回大明去,为先辈们报仇雪恨!
这种流言能不能起到迷惑作用呢,李如樟不知道、袁可立也不知道,连无所不知的参谋们同样不知道。不过没关系,等顺化城也被攻陷之后,会有几名懂汉话的安南官员,包括个别王室成员被释放,再把这番说辞带给郑松。
爱信不信,反正手里有人质总能卖出个好价格。想把国王黎维新与王室成员和大臣们赎回去,就在约定时间到指定地点与海匪接头商量价格。
不去也没关系,反正在任何一个朝代里,新旧两个国王都是个大麻烦事。你敢立新国王,海匪们就敢把老国王和大臣们释放回去,不把安南朝廷搅合成一锅糨子不算完。
如果把安南形容成一只蚕,升龙府所在的北部地区就是蚕的脑袋,最宽大。越往南越窄,在中部形成了蜂腰状,南部再逐渐变宽,像是蚕的腹部。中间有横山拦腰一刀,在地理上分隔了北部和中部。
顺化城就处于横山以南蜂腰的位置,是安南中部最大的城市,距升龙府1000余里,同样是建在江河岸边,名曰香江。
虽然都属于安南黎朝统治,但以横山为界自古就分成了南北两个派系。北方以升龙府为尊,名义上是国都,但大多权力却不在国王黎维新以及王族手中,基本上都是由平安王郑松说了算。
南方则以顺化城为主,是阮氏家族的控制范围。族长阮潢被尊称为阮主,名义上是黎朝大臣,实则就是割据,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与三国时期一模一样。郑松和阮潢兄弟本是同朝为官,郑松手握兵权控制了国王,狭天子以令诸侯,把阮潢的哥哥也给宰了。
阮潢见势不妙赶紧装病不上朝,也不理朝政,待郑松放松了警惕,才在高人指点之下主动请求到顺化镇守,替国分忧。
当时的广南、顺化地区刚刚经历过战乱,南边的占婆人趁黎朝和莫朝打的难解难分大举北上。虽然被击败,但造成了很大伤害,很多人都逃进了山里,甚至跑去西边的真腊躲避战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